产品说明

  东岳庙坐落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城西大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创立时代不详,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重建,明正德十五年(1520)、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乾隆十一年(1746)、咸丰年间多次重修。现存修建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阎王殿,存有元明、清历代修庙碑9座。飞云楼相传为鲁班所造,系中华榜首木楼。

  薛瑄家庙坐落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创立,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薛殖六世孙薛兰重建,全体布局为一进四合院。薛瑄是明代思想家,理学大师,河东学派创始人,明代从祀孔庙榜首人。洪武二十二年(1389)薛瑄出世,进士身世,曾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晚年辞官居家讲学、著作。

  稷王山塔坐落万荣县汉薛镇柳林庄村东200米的稷王山高峰,创立于宋元祐二年(1087)。北宋元祐时,一妇人笃信释教,云游四方,终未见归,其二子在稷王山建七级浮居,以表思母之情,以示向善之心。该塔基现于地平,塔身为砖砌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23米。

  万泉文庙坐落万荣县万泉乡万泉村,现存大成殿和琉璃影壁等文物修建。大成殿为明正统四年(1439)所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简练内供至圣先师孔子塑像。“太和元气”影壁镶嵌苍龙泻玉图,两旁砖雕对联:人文启孤峰教泽千秋开道统、至德留两涧宫墙数仞仰儒宗。院内植有千年唐柏7株,存有清雍正三年(1725)《平定青海乐成太学碑》等碑文。

  后土祠坐落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是北京天坛之源,曾被誉为国内祠庙之冠。轩辕黄帝在此扫地为坛,祭祀大地之神。汉文帝建庙,汉武帝立祠,从此后土祭祀成为国家三大祭祀之一,先后有9位皇帝24次亲临祭祀。庙内现存山门、品字戏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萧墙碑等。秋风楼凭河而立,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

  李家大院坐落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创立于清道光年间,院子总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现存院子7座,为清末民初修建群。李氏宗族由农业发迹后运营商业。李家大院皆为竖井式二进四合院,修建交融了北方四合院、徽式修建和欧洲哥特式修建三大风格,用材讲究,雕琢精密,以石雕、木雕、砖雕著称,是晋南商家民宅的典型代表。

  稷王庙坐落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奉祀的我国农业鼻祖后稷。相传后稷曾在万荣县东稷王山教民稼穑。庙内现存修建有正殿、戏台。正殿无大梁承托,俗称“无梁殿”,其创立时代为北宋天圣元年(1023),是我国现在仅有一座北宋庑殿顶修建。戏台坐南向北,民国十三年(1924)重修。

  旱泉塔坐落万荣县高村乡卓里村东2.5公里孤峰山西麓,原为孤山槛泉寺修建之一,寺庙创立于宋宣和二年(1120),塔为金代修建,现寺毁塔存。塔为方形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米,11级。塔基呈正方形,一层为须弥座式,塔身一层南向辟砖券拱龛,一至四层施仿木构砖雕斗棋檐,四层每面施斗棋一朵,五层以上叠涩出檐。

  北辛舍利塔坐落万荣县荣河镇北辛老村村西,明洪武十六年(1383)建,原为崇胜禅院隶属修建,现寺毁塔存。塔为圆形五层覆钵式砖塔,通高约15米,塔基埋于地平下,基座呈方形,塔身为五层,造型特别,灵敏改变,是元代盛行的塔与明代呈现的金刚宝座塔组合方式的变体。

  寿圣寺塔坐落万荣县里望乡南阳村,平面呈八边形,创立时代不详,据形制判别为宋代修建。塔通体十一级,楼阁式砖塔,塔身八角形,高约30米。一层塔檐砖雕仿木结构斗棋,二层以上皆出叠涩砖檐。除九和十一层,其他各层正南面均有砖券拱门。各层高度由下至上逐步缩短。

  八龙寺塔坐落万荣县荣河镇中里庄村,建于宋熙宁七年(1074),为七级方形楼阁式砖塔,通高约23米,塔基平面为正方形,实心。一至六层仿木砖雕塔檐,施斗棋,一至五层正面辟拱门,三、四层旁边面设假门。塔身呈抛物线造型,塔刹为葫芦形,方形攒尖刹座。

  9月12日,中华榜首木楼——万荣飞云楼上白云飘。近期,国产3A游戏《黑神线处取景地十分重视,其间两处取景地是运城市万荣县的飞云楼、秋风楼,除了两座“国保”名楼外,该县还有九处“国保”单位,现将逐个介绍给我们,好运之城一路万荣欢迎您。(记者 张怀心)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