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你的女儿当成宠物养

发表时间: 2024-12-24 来源:工程案例

  不知从哪天开始,“女孩要富养”这句话突然成了朋友圈刷屏率最高的几句话之一。

  人们的关注点大多数放在“富养”两个字上面,作者们也一个个摩拳擦掌,乐此不疲地写着诸如一个女孩要怎样才算真正富养的爆文。

  有人说,女孩子嘛,富养一点,长大了就能更好地抵御诱惑。这话说得,好像男孩子就不需要学会抵御诱惑了。

  还有人说,男孩要穷养,这样才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坚强、能吃苦的优良品质。听着挺有理是吧,实际上纯属扯淡,谁告诉你女孩子长大后就不需要独立、坚强、能吃苦了?

  性别歧视由来已久,以前的人如果生个儿子,就给块玉他玩,称做“弄璋之喜”,生个女儿就给片瓦她玩,称为“弄瓦之喜”。

  现在的人倒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了,于是就整出了“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的狗屁理论,总之就是不把男孩和女孩当成同一种生物看待。

  男孩和女孩呱呱坠地时,除去生理构造外,本来差别是不大的。从男孩、女孩被提倡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养育时,他们就往两个方向发展,开始了被塑造的一生。

  “女孩要富养”的口号,听上去很美很动人,好像女孩子是被优待被照顾的那一方,实际上却透露着对女孩子的隐性歧视。

  奉行这一原则的父母们可能会感到很委屈,他们都觉得,比起儿子来,他们对女儿好多了啊,家里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尽量先给女儿,然后才轮得上儿子。他们对女儿的偏爱从称呼上都看出来,女儿都是“小公举”,儿子则是“臭小子”。生个女儿一律当宠物养,儿子则恨不得生下来就能上战场。

  被这样区别教养长大之后,小公主们越来越娇气,臭小子则越来越皮实。这时候再把他们放到社会上去一顿混战,你说小公主能是臭小子的对手吗?

  所谓优待和照顾,都是针对而言的,女孩从一出生开始,就被父母默认了她们是弱势的,所以才需要优待和照顾。

  我认识一个母亲,儿女双全,对待儿子什么都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女儿则百般宠爱,理由是,儿子长大后是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女儿呢,做个贤妻良母就行了。

  我很想问问她:你在规划让女儿做贤妻良母前,有没有问过她的意见?凭什么你要限制她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做父母的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在不断地营造女生和男生就应该被不同对待的氛围,这种言论,很多时候都披着层“优待女性”的面纱。

  从一出生开始,舆论就不断给女孩子们洗脑,拼命告诉你什么是“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渐渐地,很多女孩长大后都如他们所愿地活成了“女人该有的样子”,再按照这种理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此代代循环。

  什么天经地义啊。那古时候的女人从小就得裹脚,一有外遇就得被浸猪笼,你觉得这也是天经地义吗?

  所有束缚人类天性的行为都不应该被视成为天经地义。女性的平等、独立都是一点点争取来的。

  在著名的《第二性》中,她指出:从摇篮时期开始,人们为女孩子设定的生活就是取悦他人,在没有一点自主思想的状态中完成她们的自然宿命,承担不妥协的人生义务——婚姻和生育。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人发明出来用以否认女性自由的。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绝非单纯的生物学原因,而是取决于社会制度和文明。

  波伏娃的理论可谓掁聋发聩,数十年过去了,我不无悲哀地发现,在塑造女人的进程中,女性自身也在推波助澜。

  当一个女人活得不像传统定义的女性时,最反感她的往往不是男人,而是身为同一性别的女人。她们总是在指责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女性,说后者活得不像个女人。

  她们给出的理由是“为你好”,她们认为社会主流环境就是如此,人就得顺应主流。

  殊不知,正是千千万万个她们和他们,才组成了这样的社会主流。一个人如果不是主动想着从自己做起,而是被动地等着环境变化,那时代就不会进步了。

  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一个女人应有的样子”,女人本就应该活得千姿百态的,她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结婚,也可以不结婚,她可以生孩子,也可以不生,她可以强大,也可以温柔,她可以去职场拼杀,也可以回到家庭。女人能成为啥样子,应该由她自己来决定,而不是被他人定义。

  社会总是一味放大男女之间的差异,将某些品性归于男性特有,将另外一些特质则看成女生所独有的。实际上,男女出生时,区别真的没那么大。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差不多的人,具有同样的优点和缺点。

  一个人是温柔还是强硬,是内向还是开朗,是勇于进取还是甘于平淡,其实和性别没太大关系。

  男孩子可以很温柔很精致,女孩子也可以很强大很肆意。身为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去塑造一个好女孩或者好男孩,而是充分顺应孩子独有的天性,让他们成为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

  以前的社会老是强调“男女有别”,那是因为在农耕时代,男人和女人由于体力上的差别,确实存在分工的不同。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差别已经大大减小,还因循着过去的模式来教育孩子,搞不好会害了你的孩子。

  不要强求你的儿子一定要勇猛精进,也不要强求你的女儿一定要温柔和顺。压制天性的后果,会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产生性别错位。人们说一个男人“ 娘炮 ”,说一个女人是条“汉子”时,往往都暗指这个人的个性偏离了本身的性别。这样的称呼,本身就是充满偏见的。

  与其考虑“男孩子要怎么样”,“女孩子又该怎么养”,不如想想“如何把孩子养成一个像样的人”。

  你的孩子以后都会长大成人,都要承担起生而为人的责任。男孩和女孩的养育可能会出现细微的区别,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有责任有担当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常常期待,未来有一天,男人和女人除却生理上的不同,性别差异会慢慢的缩小。

  在理想的平等社会里,他们只是被生理构造划分为不同性别,本质上,他们都是差不多的人,同样享有求学和就业的权利,同样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不再追求“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女人 )”,而是会追求“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到那么一天,我们评价一个女人,不会再以她活得像不像个女人为标准,而是看她活得是否像个真正的人。男人也如是。

  曾经看过一本科幻小说,描写未来会出现大量没有性别的人,他们选择工作, 不会考虑这是适合男孩子的,还是适合女孩子的,而是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他们选择伴侣,也不用考虑对方是男是女,只要喜欢就行。

  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就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我始终认为,只要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一个人理应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书包没选好,孩子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背着,非常容易造成脊柱发育不良、高低肩、驼背等等问题。

  第一、人体工学设计,升级护腰护脊,S曲线肩带加宽加厚,防滑护脊胸口设计,3D立体U型背垫设计,透气网孔不闷热。我女儿说感觉背着没以前那么累。

  第二、一体式大容量设计,功能性up,分层收纳巨能装,前面设置拉链袋,侧面有水杯袋。底座上有四个脚钉,既能保持书包底部干净,又可以有很大效果预防书包放在地面上的时候摩擦损坏底部的面料,延长书包常规使用的寿命。

  第三、自重超轻,安全反光条设计,荷叶式防泼水设计,防滑脚垫,使用寿命长。

  做工很细致,双向拉链很顺滑,针脚也非常密。裸包质量在500-800g左右,大小两种规格可选,小号(高37*宽27*厚14cm)适合1-2年级学生,大号(高40*宽29*厚16cm)适合3-6年级学生。

  一共有4种颜色,宝蓝红、宝蓝粉、宝蓝绿和紫色。差不多功能和质量的书包之前我在商超看到的是199元。咱们这里:小号(适合1-2年级学生):109元/个 大号(适合3-6年级学生):119元/个。个人建议直接上大号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