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刊

发表时间: 2024-10-09 来源:工程案例

  在蒙古包门外燃一堆篝火,迎候新的生命的降临。婴儿落地后,假如是男孩,主人家立即在蒙古包门外挂一副特制的弓箭,假如是女孩就挂一束柳枝和红布条——

  孕妈妈在蒙古包内出产时,首先在蒙古包门外燃一堆篝火,以迎候新生命的降临。火,在蒙古族中有传宗接代的意义,特别炉灶之火是一个家庭存在的标志。所以,妇女生小孩时有必要拢火,这是生育的一种标志。婴儿落地后,假如是男孩立即在蒙古包门外挂一副特制的弓箭,假如是女孩就挂一束柳枝。古代用弓箭射柳枝的风俗以为柳枝标志女人,而弓箭标志男性。后来这种风俗的表现方式和标志意义都发生了改变,现在妇女假如生育男儿,尽管也挂弓箭,但它表明英勇,长大后打猎放牧,护家卫国;假如生育女儿,尽管也挂柳枝,但在柳枝上又多了一个红布条,表明漂亮,长大后挤奶牧羊,照料家务,人们为这陈旧的风俗赋予了现代内容,把生殖崇拜的意义演化为出产技术的标志。在杜尔伯特区域看见谁家门口有篝火灰迹,并在门上挂有弓箭或柳枝红布条,不必问询就知晓这家主人的生育状况。

  婴儿出世第三天,要实施“沐浴礼”,也叫“洗三”。用淡盐水给婴儿洗澡,要把从母体中带来的污秽洗掉,也是婴儿到人世后的第一次沐浴,所以要向宗族和亲朋报喜,我们都带着鸡蛋、红糖、茶叶、奶制品之类的东西前来恭喜,但来恭喜的人不能在产妇家吃饭。婴儿生长到一个月时,还要举办“命名礼”,也叫“庆满月”。要约请宗族或亲朋中有声威的长者,来为婴儿取名。

  婴儿生长到一百地利,要举办“百日礼”,也叫“过百天”,意为天保九如。家里举办百日宴,约请宗族、舅族、邻里参与。来的客人都要带上一份礼物,外公、外婆要送一头牛或一只羊,别的还要送一个摇篮。婴儿长到一周岁时,还要举办“剪发礼”,也叫“周岁宴”。满周岁婴儿才干剃胎发。在为婴儿举办的“沐浴礼”、“命名礼”、“百日礼”、“剪发礼”等四个仪礼中,最盛大的是周岁生日,即剪发礼。

  庆祝第一个生日时,首先要举办剃胎发典礼,婴儿爸爸妈妈两边的亲朋入席,并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剪胎发。先以茶点、糖块、奶酪招待来宾,然后婴儿爸爸妈妈抱着孩子,跪在长老面前,孩子的父亲手托一盘奶油和奶制品,用红布蒙上,上面放一把拴有哈达的新剪刀,放在长老面前;孩子的母亲将一碗鲜牛奶献给长老,并请他为孩子剪胎发。这时长老接过鲜奶用右手无名指沾一下鲜奶与大拇指并拢,弹向空中,重复三次,以示敬天、敬地、敬祖。接着自己先喝一口鲜奶,然后顺次递给参与剪胎发典礼的来宾逐人品味。品味鲜奶完毕,孩子的父亲将新剪刀递给长老,长老用盘中的奶油涂改婴儿额部,施涂改礼,右手拿剪刀为婴儿剃发。长老口颂赞祝词,将剪下的第一绺胎发放入盘中,将剪刀递给下一个人,来宾顺次为婴儿剪发,婴儿的父亲向每位剪发的来宾行屈膝问安礼表明谢意。然后把剪下的胎发团成发球用线绳拴上,配以珊瑚、珍珠、绿松石、铜钱、红布条、小铜铃、箭镞等饰物缝在婴儿的衣襟上,意为吉利、避邪。在剪胎发的过程中,从长老到诸位来宾各自都要诵吉利祝词。如:

  翻开金剪/为你初度剪胎发/你的叔伯/祝你荣华富贵/翻开银剪/为你初度剪胎发/你的舅表/祝你福禄腾达/翻开铁剪/为你第一次剪胎发/你的亲朋/祝你出息如霞。

  剪胎发典礼完毕后,还要做一次婴儿选志的“抓阄”活动。将社会出产生活用品制成小模型放在地毡上,如弓箭、剑、刀、套马鞭、鞍具、马、牛、驼、绵羊、山羊、犬、笔、印、哈达、奶食物、五颜六色布条、花、针线、皮革、羊毛、奶桶、荷包、鼻烟壶等等。然后把婴儿放在地毡上,让他去拿这些小物品。婴儿第一个拿到手的东西,便是他终身挑选志趣的标志。如抓到弓箭,标志婴儿长大后从军保疆为国效能;抓到五畜,标志以游牧为业传宗接代;抓到哈达,标志心地善良,洁白无瑕;抓到针线,标志心灵手巧照料家务等。往往是无懈可击,图个吉利,对子孙寄予希望。参与观看的来宾要说些吉利之词,使其爸爸妈妈快乐并得到安慰。活动完毕,我们吃“秀斯”(手扒肉),喝酒高歌,热烈一场,周岁宴完毕。他们还有用摇篮育婴婴儿的风俗。摇篮又称悠车、晃车、摇车。是没有车轮呈船形的一种木制小床,床底为半圆形。把婴儿放在摇篮里,有的吊在房梁上有节奏的摇晃,有的放在炕上用手晃车使婴儿渐渐入眠。摇篮产生于打猎时期,爸爸妈妈出外打猎时,将小孩放在用桦皮或兽皮做的摇篮中挂在树上,以防野兽突击。不管在牧区仍是农区,特别是在杜尔伯特区域,都用这种摇篮,即便当今也处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