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线!安徽博物院精品课程助力校园课后服务

发表时间: 2024-12-03 来源:工程案例

  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慢慢的变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面对广大青少年日渐增长的文化需求,安徽博物院倾力打造的这一途径走进校园,服务安徽省广大小学生。这门课程的推出,是安徽博物院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落实“博物馆进校园”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课程进校园进一步健全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综合实践有机结合。

  课程以安徽博物院“徽州古建筑”特色展览为基石,经由安博社教团队与时代新媒体出版社、安徽建筑大学专家团队的精雕细琢、匠心打造,将博物馆内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课程资源,让每一件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成为学生们学习历史、传承文明的生动教材。课程共分为六大章节,16课时,从徽州古村落的选址与布局讲起,逐步深入到对“徽州三绝”的细腻解析,将牌坊之庄严、祠堂之肃穆、民居之雅致一一道来,随后徐徐展现榫卯结构的智慧精髓与徽州三雕的精湛技艺,终以拾遗之章,勾勒出徽州书院、亭台楼阁等文化景观的绰约风姿。

  在课程“看一看”与“学一学”板块,展示了大量徽州古建筑实景及安徽博物院的珍贵展品,学生们能直观感受到徽州古建筑的独特魅力与文化渊源,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狮游记”板块,学生们还能跟随课程小导游安安与徽徽,以游记的形式游览徽州的景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线上旅行;特别设计的“玩一玩”环节,通过寓教于乐的拼图游戏,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深入探索古建筑的结构奥秘与搭建技巧,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参与感与探索欲。

  能力提升:将徽州古建筑的深厚文化渊源巧妙地与学科知识相融合,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系统了解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历史学、建筑学等领域获得新知,还激发了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会感知美、理解美,进而提升个人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同时,互动式的研学活动和团队协作任务,将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手工制作:独家研发的“徽州小镇”立体书模型手工材料包,内含六大立体书页,学生们能亲手制作牌坊、祠堂、民居、书院等,让徽州古建筑在学生们的手中重现,使文化的魅力在指尖绽放。边做边学的方式,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能激发出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方便教学:精心编写的富媒体电子课件,汇聚了徽州古建筑大量图、文、声、像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展现了大量徽州典型的、著名的、有特色的古建筑实景以及安徽博物院众多珍贵藏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们呈现一场视觉盛宴。为了确认和保证教学质量与效果,课程还配备了详细的教案和PPT课件,图文并茂,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支持。这些教学资料不仅内容丰富,更注重互动性与趣味性,让老师可以轻轻松松完成课堂教学。

  特色校园:根据学校的发展趋势与建设意向,学校可将课程升级为校本特色课程或社团课程。课程可为学校提供更深入的开设与实施方案,通过在安徽博物院甚至黄山等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举办“博物馆里画文物”“小小讲解员”等实践比赛,帮助学校将民间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和学生的校园生活,进而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特色校园。

  研学活动: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课程将提供个性化的研学方案,引领学生们亲赴安徽博物院,沉浸于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在这里,学生们将踏足“徽州古建筑”展厅,近距离品味徽州古建筑所蕴含的生活哲学与审美情趣。通过互动体验、专家讲解、小组讨论、成果分享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探索精神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课后服务课程产品已授权安徽时代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时代艺术)统一推广,上线至合肥市、安庆市、黄山市、六安市、亳州市等10多个地市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选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