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代匠师大国榜样
发表时间: 2024-12-01 来源:安博全站APP官网下载地址
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艺术学院国画系,现任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兼美术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原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人大、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生导师,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名家高研班导师。
王阔海先生的新汉画水墨艺术研究与创新,是集五十多年来的笔墨经验积累与造型艺术素养和学养之大成。他长期潜心于中国画美术理论及传统笔墨技法的研究,主张全面继承中国的绘画传统,更为崇尚汉代博大雄浑的文化精神,并汲取了汉砖、汉瓦、汉画像石刻艺术的精华,沟通了汉画像石刻与中国画笔墨之间的灵魂,兼收并蓄了浮雕、壁画、唐三彩、青铜、彩陶、金石、甲骨、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和古典艺术之精髓,打通了上下五千年各个文化关节与命脉,结合了中国文人画沒骨画水墨将其转换整合成为现代的水墨图式,被美术界誉为“王阔海的新汉画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形式符号。并远承宋梁楷《泼墨仙人图》,中接八大山人,近融张大千诸大家,将中国画沒骨画法推开了一个新的领域。融合了自己的诗文与书法学养将其自创的新汉画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品质,高品格,高品位的文人画境界。其新汉画作品高扬了大汉民族博大雄浑,雄强奔放的文化精神内质,古朴典雅而富书卷气耐得细细品味;狂放而不失精微,洒脱而有力度。其作品在冲墨冲色间,营造出一种交融幻化,看似有却无,看似无却有,玄之又玄入众妙之门的神秘境界。以新古典主义风姿昭示了中国画水墨发展的又一新的方向。被公认为中国新汉画艺术创始人。2018年王阔海先生所独创的中国画新汉画技法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权,成为自建国以来中国画技法获的国家发明专利权的第一人 。2019年,王阔海新汉画艺术馆”山东滕州市落成并举行了学术揭牌仪式和学术研讨会,入会专家一致认为王阔海先生是当代守正创新的典范.
1987年 考入艺术学院国画系,得到何海霞、黄胄、刘大为等艺术名师的亲授指导
1990年 向亚运会捐赠巨幅鹰作《九雄图》,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相继做了报道
1997年 中国画《游春图》在嘉德拍卖行6尺整纸以24500元拍出。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阔海国画集》。中国画《凉山托子》获97年世界华人书画大奖赛银奖。中国画《神剑之魂》获全军八一新作奖。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了“王阔海中国画展”
1998年 在山东烟台美术馆举办“王阔海中国画展”,被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聘任为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1999年 中国画《巨擘》获99年中国诗人、书法家、画家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迎澳门回归书画展铜奖。中国画《倚天长剑》获庆祝建军五十周年全国优秀作品奖,参加由国务院文化部组织的中国画家代表团赴澳大利亚举办“99悉尼中国画艺术展”其新汉画作品引起强烈反响
2000年 应邀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绘制历史战争题材的巨作《岳飞抗金图》、《成吉思汗西征》并永久陈列,新汉画作品《游猎图》被国家领导人收藏
2001年 与王腾飞合作中国画《整装》获全国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画展优秀作品奖。新汉画《出猎图》获“情系奥运中华书画艺术大展”银奖。主导汉画艺术研究院创刊“汉画艺术研究报”。与画友同仁一起向沂蒙老区济困助学基金会捐款60万元
2004年 《王阔海新汉画作品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反映二炮题材的新汉画《对接》参加全国第十届美展,并由浙江美术馆收藏。 “王阔海新汉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在艺术学院举行,入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新汉画在继承与创新上的学术价值和形成的艺术风格,一致认为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2006年 “王阔海新汉画水墨全国巡回展”分别在天津、澳门、南京、上海、常州、淄博、北京等十大城市展出。新汉画《车马出行图》、《游春图》被选入军委领导出访美国与法国,作为国礼赠送。
2012年5月 在山东翰达拍卖有限公司《出行图》、四平尺,《秦时明月汉时关》、六平尺,分别以31万、63万人民币拍卖成交。
2012年 当选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当选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 新汉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飞夺泸定桥》在庆祝建军85周年全国大展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2年 新汉画《踏雪寻梅》、八平尺,书法《沁园春·雪》、六尺整纸,在山东翰达拍卖有限公司分别以78万、13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2012年12月16日新汉画驾骐骥以遨游(十五平尺)在北京琴岛荣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18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2014年1月 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将王阔海独创的新汉画作品《同游图》两幅,书法作品3副。作为国礼赠送美国总统奥巴马、国会议员布莱尔.夏慈、美国前财长亨利.鲍尔森、夏威夷州长尼尔·艾伯克伦比、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主席理查德.洛克菲勒。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015年王阔海新汉画作品《舞乐百戏图》(1.1平尺)在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3.5万元拍卖成交。
2015年4月王阔海新汉画艺术馆在北京琉璃厂融宝汇美术馆揭牌成立,其新汉画作品长期陈列。
2016年王阔海主席带领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圆满的举办了国家机关工委、工会联合会为指导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庆祝中国建党95周年中央国家机关第四届职工书画邀请展”。
2017年王阔海主席带领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圆满的举办了国家机关工委、工会联合会为指导的“迎接党的十九大暨纪念建军90周年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员书画邀请展”。
2017年11月10日新汉画作品《弄玉引凤图》(1.5平尺),在北京保利第三十九期精品拍卖会中以14.95万人民币拍卖成交。
2017年9月王阔海书法行书楹联作品(海岳艳霞开锦绣,江城花柳焕文章)在荣宝斋在线人民币拍卖成交。
2017年12月9日在全国特色产业文化艺术联盟,北京指点艺融文化发展公司,四川众扶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艺术教育走进贫困乡村公益行”启动仪式义拍.义卖.义捐活动中,《毛驴图》(四尺整张)以18万8千人民币拍卖成交。
2018年3月27日王阔海先生所独创的新汉画水墨技法,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获得国家专利权。
2019年3月18日王阔海新汉画艺术馆在山东省滕州市汉画馆正式开馆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2019年4月王阔海先生率中国高端艺术家文化艺术交流团赴美国学术交流访问, 在哈佛大学主讲中国新汉画水墨艺术在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学术意义和创新价值,其新汉画作品在纽约高端画廊展出。在美国学术界和上层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2019年8月8日,世界领袖访华代表团欢迎晚宴在北京隆重举行。九国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齐聚北京。王阔海先生与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向尤先科总统赠送了新汉画作品田猎图, 并共进晚宴。
2019年12月21日,香港贞观国际拍卖集团有限公司,“一带一路艺术走进迪拜拍卖会”,拍卖了新汉画水墨艺术创始人王阔海先生的一幅8平尺新汉画水墨作品《游猎图》,以129万迪拉姆拍卖成交。(1迪拉姆相當1、89块钱,合243、8万人民币)。一股宏扬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汉文化的新汉画热正在国际间俏然兴起。
2020年“抗疫情援武汉”速写选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简书、凤凰新闻、百度新闻等各大主流媒体发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和强烈反响.
2020年6月28日王阔海先生新汉画8平尺(竖幅),《辇上四顾图》于北京东兴瀚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艺术品拍卖中以28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同日四条屏《梅、兰、竹、菊》(每屏138x69cmx4)以368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每幅合92万人民币。
同日,四尺整纸《毛驴图》以149.5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传统笔墨勾线人物《长安水边》、《怀古》分别以8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同日,草书《爱莲说》、《陋室铭》分别以16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草书《沁园春•雪》、《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以20万元、3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同日,王阔海先生四字横幅书法(138x34cm)《恵风和畅》、《和为贵》、《海纳百川》、《观海听涛》分别以13.8万、11.5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2020年9月28日,王阔海先生新汉画《出猎图》(138X69Cm)、《唐韵彩陶图》(69X69cm),在东兴瀚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艺术品拍卖中分别以460万元和345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同日,王阔海先生新汉画山水画(1、5平尺)《结庐在人境》、《空山新雨后》分别以23万元、25.3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同日,王阔海先生的骏马图(1、5平尺)《昭陵六骏之什伐赤》、《昭陵六骏之特勒骠》分别以25.3万元和29.9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
2021年8月12日王阔海先生参加了由厦门不二轩所组织的"不二真情、艺豫同在”赞助河南郑州洪水灾区书画义拍义捐活动,将所拍卖的人民币127589元全部捐献给郑州灾区。
2022年春月,著名中国美术史论家刘曦林对王阔海先生进行了艺术釆访与对话;并评价王阔海老师的艺术成就归结为四点:
一:王阔海先生的新汉画做到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二:王阔海的新汉画水墨开辟了一个审美领域,是新的水墨奇迹。为中国画的发展立了一大功,是守正创新的典范。
三:王阔海先生完成了学院派画家向文人画家的转型。 四:王阔海先生承接了自明请八大、徐渭、昊昌硕,齐白石及至当代的文脉,成为极少数承薪接火之人。
2023年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名家学者评价王阔海新汉画文集》,在中国画坛造成深远的学术影响。
2023年8月6日王阔海当选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专委会高级顾问兼美术人才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2024年5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特聘为艺术导师。并开设王阔海新汉画艺术高级研究生班。
守正创新的典型范——“墨之道”王阔海新汉画作品于2024年在北戴河洲顿庄园展出
新闻索引:翰墨大写意 彰显家国情"墨之道”王阔海新汉画作品展在北戴河洲顿庄园开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欢庆八一 建军节之际,8月3日上午, 由中国书画国际大学、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共青团秦皇岛市委、秦皇岛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秦皇岛青年企业家协会、北戴河洲顿庄园酒店承办的“墨之道”王阔海新汉画作品展在北戴河洲顿庄园酒店隆重开幕,共展出了他新近创作的87幅作品,有长卷、组画、独幅等形式。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申万胜、中国书画国际大学执行校长杭舟、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侯葵然,以及秦皇岛市团联、文联等单位领导、学者和书画爱好者数百人参加,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周炜主持开幕式。展出作品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开幕式当天下午,秦皇岛文联主席王海东主持,秦皇岛市美协组织了学术研讨会,听取了王阔海弘扬传统、守正创新大写意精神的经验介绍,一致认为多搞这种深入生活、服务基层的高格调艺术展览,对于文化铸魂强国、艺术审美引领生活,激励广大人民满怀激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搜狐网)。
王阔海因创造新汉画技法,在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开创出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崭新领域。其后继续探索为中国画笔墨所用的中国画素描造型与中国画勾线、水墨相结合,在马、牛、虎、羊、骆驼、毛驴等中国画传统兽畜鞍马(动物)画科中,成功地创造出笔墨韵味浓郁的大写意动物形象,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诗书画印的新高度,在写意的写实这一动物画领域中,创造性地开创出了当代中国动物画的新篇章,达到了新时期中国文人画的新高峰。在2024年8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欢庆八一建军节之际,“墨之道”王阔海新汉画和近几年创作的动物画系列、京剧人物等作品在北戴河洲顿庄园展出,得到了参加会议的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王阔海近60多年的笔墨耕耘,坚守中华艺术正脉正象、继承创新的探索成就。其新汉画作品汲取古汉画像石刻之精华,兼收并剪了纸、皮影、唐三彩等艺术之优长,以笔代刀,整合转换成为现代的水墨构成图式,开拓出当代中国文人画新境界,墨以传道,独树一帜,既有鲜明个体符号,又有民族艺术属性和新时代品格,画出了当代水墨画气势,表现出新时代中国精神,给人们以恢宏、大气、飘逸、神秘的审美意象。观展者盛赞王阔海在新汉画作品和动物鞍马系列作品、京剧人物作品中所彰显出中国画大写意精神,为中国画创新开辟出了新的路径。王阔海以自己学养和艺术品质,画出了高品味、高境界的文人画写意精神。王阔海认为:“对于中国画发展,一是继承,二是突破,三是创新。这是我艺术进步的三宝。前人的精华继承之,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空白处创新之,前人存在的不足处突破之,补充之。”那么,王阔海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的?这要求我们对王阔海的中国画探索,进行逐一梳理。
1、师学王阔海的艺术追求,始于85新潮后。先是于山东艺术学院研修油画,继之考入艺术学院国画系,得到了黄胄、何海霞、刘大为诸大家的教诲。在四年的科班学习,夯实了坚实的造型基础本功,和娴熟的传统笔墨技巧。在为师的指引下,切实步入了中画笔墨之堂奥。与此同时,王阔海还长期致力于中囯画美学理论的研究,以期从理论的高度透彻了解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脉络,认为自身的艺术探索之路确定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又不能远离中国画传统的发展趋势。按王阔海自己的话说,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大视角、大纵深,大横面地对世界美术史及东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中国画近百年汹湧激荡之流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世界艺术由“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而进入综合艺术时期”,这样一个结论。其中一个探索方向及其创新成果,即新汉画。之所以对当代中国画进行一番深入的理性思考,其因在于中国画自进入现代以来,遇到了前所未有冲击。二十世纪初叶,在西方艺术思潮刺激下中国画面临被“革命”的危险,几近边缘化。由于西学东进渐成势,加之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些艺术精英们心怀“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思想,奔赴西方学习油画与素描,其方式是对西方的“拿来主义”与中学之融合,即“中西合璧”,以使中国画在大潮中坚持挺立而不至于为时代所没落。其具体做法是将中国画笔墨与西方素描相结合,由此形成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画走向的思维定式。这一定式使中国画走向了现代,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画家的一个很大课题。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诞生了新一代有代表性的著名画家群体,以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等为代表的革新型的画家。特别在美术教学中形成的“徐蒋路线”,从二十世纪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当时以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张大千、潘天寿等传统延续型画家,仍然支撑着中国画艺术主脉,坚守住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之天地,实现并达到了文人画的末期光焰。这两股流脉,同时改写了中国画的近现代史。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强力冲击,反对和声讨之声骤起,有变其法者(康有为),有革其命者(陈独秀),有改其良者比如徐悲鸿,有中西调和者如高剑父、林枫眠、傅抱石、潘天寿诸君,还有与之相对的金成、林纾、陈师曾的国粹论,一派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由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整体衰落,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出现了大裂变和大断层这一悄然而至之巨变,在围绕“中西合璧”的百家争鸣中,传统文人画无论是存在环境,诸如流传几千年的文言文改成白话文,古典诗词歌赋改为散文诗,使今人读古文若读天书,作诗也与格律诗无缘只能作顺口溜,诗、书、画、印,以及“笔墨”元素的基本构成整体上大衰落,文心无存,又何来文人画。尤其是下半叶85新潮及后期“笔墨”之争,甚至“笔墨”之争断断续续一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再是经过近百年钢笔字代替毛笔书,电脑代替钢笔字,把原来普及全社会的书法丢失,使得当代画家缺乏书法功力,大写意精神泯落,只能是画工笔题穷款,几无书卷气。再则,西方油画和照片的传入,使国人的审美观颠倒,看中国画不是讲笔墨而是看画的像不像。这几大表征的产生,导致了“中国画有高原无高峰”,其“高原”有时也与古人不能相提并论。当然,这种大变迁同样给予一些清醒的画家难得的历史机遇。王阔海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在经过深入梳理中国画史和认识基础上,做出了自己的艺术抉择,其创作的新汉画应运而生。
2、创新王阔海清醒的认识到;萌于初唐盛于两宋,滥畅于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中国文人画之写意画,无论其艺术成就或艺术高度都是中国绘画之主体代表,舍此而无他。 什么是文人画,简言之即文人所作之画。古人在科举考始之前,多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登高而赋,吟咏而歌的大文人,且书法都昰童子功,及至金榜题名,有的成为后世之师的大书法家。尤其到宋代,强化一个“写”字,突出一个“意”,再用赋诗书写题跋于其上,其所营造的隽永典雅的笔情墨趣之书卷气,艺术高度令今人高山仰止,难以望其项背。诸如赵孟頫、苏轼、徐谓、石涛、八大等。经过宋元,文人画逐渐形成了以诗、书、画、印为四大要素,以“气韵生动”为标准的写意文人画体系。中国画经过百年巨变,尖埃落定后愈加显得弥显珍贵,其高,其雅,其神,其逸,为后人膜拜而摹之。然而,上世纪中叶之后,学院派教学体系的建立,尽管使中国画的造型有所加强,但书法和诗文的缺失,传统中国画大写意精神和以笔墨为范畴的大写意中国画逐渐被边缘化。素描成教学之主导,笔墨变成了为素描造型服务的次要元素,笔墨与书写本身所存在的审美意义不复存在。由此而形成了两种局面,一是前六十年中西合璧而导致中国画审美的改变,二是在写意中国画缺失的前提下后六十年唯有工笔画一家独大,以至于当代中国画家画不了传统的写意画,而是只重技巧和形式的工笔画。因为工笔画可以借鉴西方油画的构成和满构图,落穷款而更勿须题诗,由此导致了当下既无诗文又无书法功夫的画者找到了加入中国美协成为会员的“成功”捷径。工笔画因此大行其道,大有积重难返之趋势。 对于中国画发展的这一頽势,王阔海早就深惑忧虑,于十几年前他在中央国家机关美协当主席时就大声疾呼“中国画写精神归去来兮”。不可谓不是“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并提出当代画家上至八十岁下到三十岁都要补文化课与书法课的理论,且缺什么补什么。并继续高举文人画“诗、书、画、印”四者并举的修行路线,方能不负这个时代的重托,实现对高峰的突破。在这一方面,我们大家可以肯定的说,王阔海是一位觉悟者和抉择者。他在书法下了近五十年的功夫,行、草、隶、篆、、楷、甲骨六体皆能,特别在章草与草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形成了自己风格。有专家因此评价可与明清书家媲美,其诗也有至少三十多年的修行,所作的皆是讲究格律平仄的古体诗。近期由天津美术出版社所要付梓出版的王阔海的作品大红袍,即是集诗、书、画、三集于一盒装的大作,足见其学养之基高台厚。这些内修之功,使他所创的新汉画水墨文化含量丰厚,包含着隽永典雅的书卷气。著名中国美术史论家对王阔海进行访谈,高度评价王阔海实现了由学院派画家向文人画家的转型,延续了自明清徐谓、石涛、八大、吴昌硕、齐白石在当代大写意精神的文脉,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写意画家的领军人物之一。
2 独创新汉画。王阔海先生并未满足于在传统经典的海洋里徜徉,而是带着对文人画的高标准高要求,踏入了一个崭新的创作新领域——新汉画!旨在创造出一片属于自身个人的新文人画途径。汉画石像,即汉画像石刻,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在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在内容上包括了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每个方面。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的领域,包括生产活动、墓主仕宦经历及身份、墓主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祥瑞、天象、图案花纹等。既有故事情节的画像和祭祀礼仪的画像,也有关于天象及自然现象的画像、仙人及神怪的画像,以及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画像,描绘怪兽等空想动物的画像,和各种装饰图案等等,能够说是包罗万象又灿烂辉煌,反映了中国汉代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在艺术形式上,汉画石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它吸纳了商周青铜器造型、纹饰以及战国绘画之长,用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手法,创造了一种不是绘画而似绘画,不是雕塑而似雕塑,即拟绘画、拟浮雕的石刻艺术,在美术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由构图的方式、造型的手段、雕刻的技法以及彩绘的特点来体现的。汉画像石与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主体地位。仅就绘画而言,其广泛而复杂的内容题材,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足以让现代的画家叹为观止。而汉代画像深沉雄大、粗犷劲挺、古朴稚拙、单纯厚重、简洁明豁等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无法替代的现代价值。汉代画像石雕刻有“拟绘画”、“拟浮雕”多种技法,其彩绘则强调了轮廓与形象的修饰功能。构图实现了造型、雕刻与彩绘的统一,反映了汉代、汉民族、汉文化和汉艺术家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识等内在特性的外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凡此,都是王阔海在新汉画创作中吸收的绘画元素。经过一番思索,王阔海扎入汉画石像的汪洋大海,一边观摩研究一边孜孜不倦地临摹,不断尝试以勾线、水墨乃至于西画素描等不同的手法,把石刻画转化为纸上水墨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探索,就是如何把西画的素描用于中国画。
通常,西画素描画光影,与中国画以线造型的手法相去甚远,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画。但素描有着很强的造型感,对于提高中国画物象的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经过反复的探索尝试,王阔海最终完成了西画素描向中国画素描的转换,找到了为中国笔墨所服务的中囯画素描之法。由此破解了西画素描向中国画转变的密码,进而总结为:以线为主,明确结构,线面结合,,塑造形体。之前也有人探索线面结合的方法,但是哪些地方行于线,哪些地方进入于面,在王阔海这里得到了明确的解决,而且非常细微和具有操作性。从画光影素描到结构素描,再到中国画素描,王阔海终于解决了中西绘画融合的这一大难题。把西画素描画明暗,一变为画结构,排除了西画光影的干扰。而后结合中国画的画法,进一步解决了中国画的现代笔墨表现问题。在具体创作中,哪些地方该用线来解决结构问题,哪些地方该用泼墨去解决形体与体积,怎么样才能做到笔精墨妙,又如何丰富笔墨等等难题,被王阔海一一破解。比如获奖作品《飞夺泸定桥》(图),就是这里面一幅由素描造型转化为中国画笔墨造像的典型代表作品。原来用以人物造型的素描面转化为以线和笔墨造型,达到了同样坚实、完整的人物形象效果。而且由于中国画线条和笔墨的写意性,使人物和整个画面更富有弹性和力度,气势更加雄壮,场面更激烈、壮阔,由此把飞夺泸定桥战斗的壮烈、惊险表现得酣畅淋漓,令人过目不忘。传统中国画笔墨往往温柔敦厚、不激不厉,但在王阔海这幅作品中,通过笔墨的转换达到了如此强烈的视觉效果,实现了笔墨写意与人物造型和画面气势的完美结合,哪怕是很小的局部也充满张力从而与整个画面和谐为一体(图局部)。这不能不说是王阔海的一大创造,以及对中国画笔墨的独献。正因于此,作品得到了著名理论家刘曦林、刘龙庭,著名画家、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的高度评价,同时受到中国国画学术界的普遍赞誉,并获大奖和被收藏。再如,藏族题材的作品《春风吹又生》(图),用同样的手法,在整个画面上看不到一点素描的痕迹,而是中国画笔墨构造出来的效果,同样达到乃至超越了西画的素描造型,画出了非常完美的结构和人物形象。等等。总结王阔海的“新汉画”创作,有六个来源:1是古典的、2是现代的、3是东方的、4是西方的、5是学院派的、6是文人画的。不难看出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在这六大方向的合力使王阔海先生在当代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的艺术突破与冲击力量。
新汉画风格基本确立之后,王阔海没有停留在这一丰硕的成果里面,而是深入到动物画领域,继续开脱各种动物题材,进行探索创新。王阔海将汉画像石刻形态转換成水墨形态,以笔代刀将汉画像石刻拓片之死墨、平墨、板墨,变成了看似流动的,色墨互相冲撞融合幻化的活的新汉画水墨艺术形式,因而被中国美术史论家刘曦林先生称之为“新水墨的奇迹”。王阔海以此为基础,在不同题材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一是汉化石像人物系列,再是毛驴系列,马、牛、羊系列,骆驼、老虎系列等动物画体系,这也是汉画石像中常见的题材。其作品既有勾线也有造型,融进了汉画石像的正大气象,和写意文人画的笔墨韵味,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式样。按王阔海的话说,也只有按自己的理解去画画,而不是人云亦云,才能创作出属于自身个人风格的中国画。动物画,即古代鞍马走兽。鞍马走兽是中国画一大科,历史上诞生了唐代韩滉、韩干、曹霸,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子昂等大家。韩滉以画牛、羊、等动物著称,所作《五牛图》,元赵孟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韩干以画马著称,存世作品有《照夜白图》,《牧马图》,《圉人呈马图》,《洗马图》等。李公麟、赵子昂,都是画马妙手。长于画虎的有宋代包贵、包鼎、包集,以画虎为业。画猴有宋代易无吉。画牛的还有戴嵩、辛迪。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中西结合以西洋画风画马,以引进西方新技法而称名,但格调不高。进入现代,徐悲鸿中西融合开一代新风,一改一成不变的传统手法,尤以画马而闻名于世。刘继卣、刘奎龄,则从始至终保持传统画法,同样是画动物的大家。张善孖、胡爽庵、冯大中等,都是画虎能手。还有李可染画牛,吴作人画骆驼,黄胄画驴子,创前人所未有。徐悲鸿之后,则有韦江帆、刘勃舒继承徐悲鸿画法,大写意画马向前推进一步,都画出了自己的风格。尤其徐悲鸿,把西画解剖学引入画马之中,被高奇峰誉为“虽古之韩子无以过也”。悲鸿在印度写生,画高头长腿骏马,以此为素材创造了一系列奔腾嫖悍的奔马形象,寄托了对中华民族崛起振兴的向往之情。至当代,画动物的高手不乏其人,王阔海从中脱颖而出,以独特的画法开创了大写意动物画的崭新局面,把徐悲鸿等上一代画家在中西融合中尚未彻底完成的创新,向前推进一大步,从本质和本体上,推动并解决了中西融合的历史进程,使西方油画素描造型诸元素融入到中国画语素当中去,把中国画动物画在写意之写实方面刻画的更为深入,物象更为贴近,造型结构更为结实,体积感更为强烈,墨色变化更丰富,笔情墨趣更加富有兴味,且以书法用线铁画银钩笔笔精准到位,笔墨韵味酣畅,大有八大、徐渭文脉之遗风。既继承发扬了文人画诗书画印四者并举的特质,又将古典主义、学院派、文人画、西方绘画融会贯通,实际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近百年的中西合璧这一历史命题得以基本完善,进入了新时代大写意中国文人画的一座高峰。其坚实的基础,除了最基本的中西绘画训练之外,王阔海所独创的“中国画素描”理论为依据,以及以“汉学为基,汉风为魂,汉画入墨,幻化标新。”莸国家发明专利权的新汉独创为艺术制高点,并以诗文和坚实的书法功底,作为文人画大写意动物画艺术的支撑平台。从近几年王阔海画的驴、马、牛、骆驼、羊、老虎等动物系列,足见其游刃有余的造型能力和独到的笔墨韵味,达到了陈子庄所评价徐谓的画“乱而不乱”的境地。加之写意画之书法用笔和书法题字的文人画高度,实现了对以往画驴,画马、画牛、画骆驼、画羊、画虎的突破,显示出王阔海的中国画素描对于中国画笔墨表现的重要性和王阔海对中国画笔墨、水墨写意的深入理解。在表现手法上,诸如在线与面的结合上,哪些地方行于线,哪些地方进于面,与前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如图所示(图),画中的牛头、马头、羊头,是王阔海形体塑造的典范,不是西画素描而是运用“中国画素描四要素”,以中国画勾线为主的完美线面结合。诸如,马头、牛头、腿部等外部形体骨骼突出很硬很凸的地方中锋用笔行于线,尤其是到了转折的地方拐弯的地方就进于面。在作画时,不管构图多么复杂,不管是人物或动物,王阔海都是下笔直取,从不打稿,足显其过硬的勾线造型能力。尤其是中锋行线而在转折处一个侧卧笔回锋来得出神入画,既体现了线入面的转折结合,又使运笔有了一如太极的往返之气,一笔见浓淡,有时又连返数笔,任其自然生发,其效果妙不可言,且塑造出的形体十分到位。西画造型与中国画写意笔墨的矛盾,在王阔海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解决。诸如,在画马、牛、羊的鼻子处何以用颜色重?因为这是转折的地方,像马头从马鼻子的地方往上转,又从马鼻子的地方往下向马嘴转,是在转折处向而边过渡,故而颜色重,形象则突出,就会产生形体的塑造惑与立体感。马鼻子用重线重色体质感得到加强,是以线造型的经典。再就是马头的体质感,画了鼻梁才能把马头的体积感画出来,然后再画马头上的肌肉,即马眼睛下面的一块黑墨,也是在形体的转折处对于塑造形体非常有利。从两个眼的眼角往鼻梁走的这两根线,王阔海很肯定地把它勾出来,这在以前的画家当中没有人如此用笔。所以,马脸画得既俊又逼真,十分的生动。马鼻梁的形体可能在光亮处,看上去线条不是很明显,但王阔海能肯定地把它找出来。再比如画牛腿膝关节转折处中锋反笔一块黑墨,面就出来了,能看出与以往的画法不一致而有着显著效果。再看牛背高的地方就是一根富有弹性质感和书法意味的一根线,它的兩头一头到牛头一头落在牛的臀部的转折处,而转折处到大腿的部分就进入面了。显的造型非常活脱。可以说,王阔海画牛有着显著的超越前人之处,直逼唐人韩滉画牛,虽然一个画的是大写意的牛,一个是工笔牛,时代不同却殊途同归皆臻其妙。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导师,王阔海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内容为:1、室内教学,一是解决动物画的中国画素描的造型课题,二是解决利用动物照片进行创作,面对照片瞬间转换成中国画笔墨的问题。2、室外写生,面对室外羊、狗及养马、牛场及新疆与景点骆驼等动物,以线造型画速写与慢写,充分理解中国画素描之要害,解决造型问题。面对动物进行当场落墨写里,明确如何抽线,如何书法用笔,解决动物结构造型,在何处落墨解决动物的体积问题,如何墨分十色解决文人画的笔墨丰富问题,及文人画的落款及书卷气问题。等等。
在大写意动物画取得重大破之后,王阔海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向京剧人物进军,以国粹讲好中国故事。其诗云:“生末净旦丑,世事善恶分。同为将相侯,功过千秋论;三姐别寒窑,平贵情义真。将相和重义,负荆动世心。堪夸黑包丞,铁面举忠魂。巾帼穆桂英,保国破天门。捭阖文武功,挥鞭指乾坤。丹青不负英雄志,写我壮哉华夏瑰。”创作的京剧人物,也是北戴河首次展出。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爱新觉罗·恒钺(仲傑)观后评曰:“笔墨老辣,神采飞扬,远超别人......实在是赞叹,钦佩之至!” ·《盗御马》图中画的为《盗御马》主角窦尔敦,在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全传》、《彭公案》及京剧《盗御马》和《连环套》中,窦尔敦是一位占王为王的绿林奇侠,因个人恩怨与黄天霸展开了一系列争斗。《盗御马》,中国京剧百部经典。清代康熙时,久居河间府的绿林好汉窦尔墩,在比武时被黄三太用暗器所伤,羞愤之下到连环套聚义,仇恨始终铭记于心。10多年后,窦听说梁九公代替康熙皇帝乘骑皇帝御赐宝马到口外行围射猎,这一条消息勾起窦尔墩的强烈回忆,他与众兄弟在山寨上大摆酒宴,并把来此山寨的前因向大家和盘托出。随后独自下山,夜入御营盗走了御马,又将一封书信留下,信中言明盗马之事乃是黄三太所为,妄图借官府之手加害黄三太,以报当初比武受到暗算之仇。我们大家都知道,从第一位画京剧人物的画家关良先生开始,之后就有不少京剧人物画家,画出了各自的特点。尤其关良先生,画出了“简”与“神”的风格,单纯朴素、简括传神、生动有趣,以看似不经意的线条表达出剧情中人物的神态与人物关系。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度提炼化的抽象画法,但也因此不得不舍去许多元素比如人物造型等。于此我们不论。若对比一下王阔海的京剧人物会发现,王阔海的京剧人物是在准确造型之上的写意性表达。毋庸置疑,造型是现代人物画的基础,于此不论。我们的角度来看王阔海是如何用写意性的笔墨,表现出戏剧人物的意态形象与精神。请教之后才知道,王阔海本是京剧票友,能唱老生和老旦。·《钟馗》王阔海说,他受到的最早的戏剧教育是京剧和吕剧。那时只有六七岁,家里有一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戏匣子,就是老式的留声机,弯弯的大喇叭头子,手摇上弦,原盘的大唱碟碟,把磁头放上,就能听到唱了,全是老京剧和山东吕剧。当时感到很奇怪,这里面是否有个小人,怎么会唱呢?父亲业余爱好拉京胡,就跟着哼哼。在农村看常演的《苏三起解》《呼延庆征西》《岳飞》等京剧,吕剧则有《王定保借当》《借年》《姊妹易嫁》。拉二胡没学,但唱个老旦、老生还可以,是个票友,时不常的唱上几句。从中体会到,京剧的节奏、板眼,以及送腔送到位,与学书法、画画,用笔要到位都是一个道理,能互相启发,在艺术上确实是一个同弦,因此在画京剧人物的时候,知道人物亮相的动作,那种夸张到极致状态的美,要把他那个劲儿给画出来。所以就能抓住重点,强化哪些地方,削弱哪些地方,怎么传神,如何让笔墨通畅。在用墨这一块,王阔海打破了衣服与衣服的界限。但是,现在好多画家在用墨的时候,画背心就上背心的色,画裤子就上裤子的色,衣裳是衣裳的色,区别的很清楚,这是他们画戏剧人物的风格。但王阔海在落墨的时候,把整个人物当作是一体的,也就是打破衣服与衣服的界限,上身与下身的界限,一笔着墨下去,人物就有整体感,故而很大气,笔墨酣畅灵动。这是王阔海画戏剧人物最大的用墨特点,由此使其戏剧人物与他人产生了根本的区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从用笔来说,因王阔海书法的功力深厚,因此人物的线条非常老辣,故能与人物的性格相统一,画出其神态、气象、气势。从中国画的分类定性来说,这即是中国画的写意和大写意。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前面我们粗略地介绍《盗御马》的情节,因为王阔海在下笔之前,除了研究戏剧中的表演之外,还要研究人物的性格,从剧本到其源头一一分析研究。所以,当下笔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在画一个人物形象,而是人物本身的性格、气质,包括人物的特殊背景。在绘画理论上,这就是“传神。”通过人物一瞬即逝的表情,画出人物整个的形象特质,尤其是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怎么回事,当我们不了解人物的来源出处时,则不能完全看懂王阔海戏剧人物画的一个原因。即是说,王阔海的戏剧人物包括他画的其他人物画,不是为了画的好看,而是为了写其神、画其意,也即大写意人物画。由此避免了以画的好看为能事的类似工笔画的那种观点和画法。
箸名老画家爱心觉罗仲杰看了王阔海的戏剧人物画由于衷賛叹地评价道“看阔海兄的戏剧人物真是赞叹不已!阔海兄画的京剧人物真是笔墨老辣神彩飞扬,以前有画戏剧刀马人物的,从叶浅予就画、赵占英,还有山东曹州府那位老先生也画,但那精神劲,那笔墨老辣的骨力劲儿,那种神采画不出,但阔海兄都把它们反映出来了!不愧是大师,每幅都是大师之作,远超别人。实在是赞叹!心中钦佩之至”。
王阔海先生今年已七十三岁,其艺术已进入交汇之际,达到自然而然的高境界,今后十年或二十年亦或更长时间乃是先生人书俱老的艺术创造最辉煌的时期!先生有言强调艺术拉力;七十岁拉到八十岁,八十岁拉到九十岁……实际做到艺无止境。
- 上一篇:让学习成为一种日子方法
- 下一篇:方寸间的灵动与力气黄杨木雕八骏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