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居然藏着一个如此宝藏的博物馆! 非遗进校园

发表时间: 2025-02-27 来源:新闻中心

  近期,我市高校陆续开学。安静了一个寒假的天津理工大学木雕博物馆又热闹了起来,不少学生走进博物馆,在精美的木雕前驻足欣赏,感受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

  作为我市高校首个木雕博物馆,这里的总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馆内藏品两千余件,以徽派建筑木雕为特色,文化与艺术并重。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马道玥介绍,徽州木雕属于徽派建筑艺术的支系,制品多用作建筑装饰部件,其与徽州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雕博物馆藏品具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属性,兼具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

  走进天津理工大学木雕博物馆,展厅由徽派木雕产生的社会背景、徽派建筑与木雕的关系、徽派木雕的材料与工艺传承、徽州传统寝具造型工艺展示、传统交通工具展示、徽派民居居住场景再现、徽派文化与天津文化的历史渊源等多个主题展区组成。马车、轿子、婚床等实物让人眼前一亮,并配以图片、文字、场景和多媒体等。在木雕博物馆里,参观者能清楚地了解徽派木雕在古建筑及民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感受至美至臻的徽风皖韵以及深厚的皖南民居文化。

  木雕博物馆集中反映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徽州地域文化,蕴含丰富的非遗资源,在启智润心、文化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深刻感受非遗魅力、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研三学生邵宇欣说:“我以前只在网上看过木雕的照片和视频,现在可以零距离和木雕接触,对非遗的认知提升了不少。欣赏这些精美的木雕作品,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木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有很好的引领和启发作用。”

  天津理工大学充分发挥木雕博物馆的育人作用,从美育、思政、通识的角度,聚焦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和学校美育的品牌化建设,打造“大思政课”教学基地,不断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完善“三全五育”格局,筑牢爱国主义根基,培育和弘扬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

  谈及未来,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木雕博物馆将依托馆藏资源优势,打造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持续策划高品质展览,加快场馆数字化建设步伐,努力成为天津的新晋文博打卡地;持续发挥美育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把收藏展览、文化传播、学科建设、人才教育培训等贯通起来,与大中小学开展馆校共建活动,成立美育师生宣讲团,面向公众开展非遗文化与科普讲解,探索“走进来+走出去”双轮驱动的育人模式;强化与全国其他博物馆的交流合作,推动跨省市文化领域的“跨界合作”,积极加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