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做新讲古人真精彩!白日旅行古刹听故事夜晚“话仙”闽南习俗事
发表时间: 2024-11-04 来源:新闻中心
昨日,由泉州市古城办、泉州市旅行局、东南早报联合建议的“爱泉州古城 品文明根由”主题活动进入第八天,数十名准古城解说员,白日跟着教师走进开元寺,晚上齐聚一堂,集中学习闽南习俗文明。
昨日上午,曾取得2016年泉州十佳文明旅行个人称谓的杨远彬,带着60多名学生——“新讲古人”,走进开元寺,开端一堂生动有趣的解说。
作为一名地道的泉州人,当导游8年来,杨远彬从始至终坚持在泉州接团,“能在家园,向全世界宣扬泉州是非常侥幸之事”。
已有千年前史的开元寺,前史上通过数次整修。“比方曾是开智小学办学场所,上世纪80年代又多了古船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等。” 他称,这些均表现了泉州人求新求变的实质,“现在的古城在维护中开展,在开展中传承,作为一名导游,一定要讲好泉州故事,传递泉州声响。”
为了能讲好地方史,这些年,杨远彬买了不少有关泉州前史的书——《话说泉州》《闽文明概论》《泉州老街巷》《泉州宗教石刻》……每一本都细细读过,这些年除了看书也将感触交融进去,每一天带团都有不一样的感触。他还会把游客说的好的话记下来,进行收拾和立异。
“手中有粮,心中才不会慌。”他说,“现在泉州古城的专业导游可谓‘一导难求’,懂泉州的导游更是少之又少。作为泉州人,我觉得我有这个职责宣扬家园,不分春夏秋冬。”
“弄璋弄瓦”这个词语现已鲜少出现在咱们的日子中了。而知道“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意义的人,或许比了解“悬弧挂帨”的人更多一些。其实,这两个成语说的都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若生了男孩,那就要“悬弧”“弄璋”,若是生了女孩儿,天然便是“挂帨”“弄瓦”。这是一种非常陈旧的习俗……昨夜,在新华南路的浩然书店内,准“新讲古人”上了一堂饶有风趣的闽南习俗专题课。
当晚7点,小小的空间里被挤满了听课的学员。上午游走开元寺的疲乏一点点没影响到学员们的热心。尽管这现已是赛事训练的第七课了,但我们仍然热心不减。学员们在群里不断共享笔记与主讲师潇风构成杰出的互动气氛。
一位头戴鸭舌帽、着装颇“嘻哈”的上海小伙,正专心致志地听讲,非常显眼。问询后得知,1984年出世的他是从上海来泉州玩耍的,我们都叫他CC。“现已走过100多个国家,感觉泉州是一座独具特色、充溢魅力的城市。”他于前晚入住西街一家民宿,“对泉州总有着放不下的情怀。”
“沿街修建很混搭,什么年代风格都有。”谈到对泉州的第一印象时,他说,古城一带,能把新近的日子元素保存这么完好,特别可贵,令人震慑。
他泄漏,现在自己正在做一个关于福建旅行的专题调研。“这次待在泉州,便是想深化体会闽南文明,从宗教修建,到美食美景,直到研讨透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