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斋堂古刹灵岳寺

    发表时间: 2024-09-18 来源:小青瓦

产品说明

  灵岳寺坐落斋堂镇北的白贴山(又称白铁山)上,据《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灵岳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五代战乱时僧去寺空。辽代时重修,称“白贴山院”,金称“灵岳寺”。元、清时都曾重修。这儿风光壮美,气势恢宏。

  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镇。“斋堂”这一个姓名就源于前史上香客们来灵岳寺进香后在山脚下聚居构成村镇而得名。斋堂区域许多地名的构成与灵岳寺都有联系。听说,斋堂镇的马栏村便是给灵岳寺养马的当地,火村便是给香客们煮饭的场所。

  灵岳寺坐落斋堂镇北的白贴山(又称白铁山)上,据《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载,灵岳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五代战乱时僧去寺空。辽代时重修,称“白贴山院”,金称“灵岳寺”。元、清时都曾重修。这儿风光壮美,气势恢宏。

  现在走进灵岳寺,会发现主殿释迦佛殿的墙面上有个“洞”,可明晰地看到墙内充填的唐代绳纹砖、辽代沟纹砖等原始构件。这个洞其实是文物部分在补葺中特意开的,为的便是让游客能够更明晰直观地了解该寺的建寺前史。

  灵岳寺四周从明代起逐步构成4个小自然村,统称为灵岳寺村,村庄和寺院相互依存。这儿的房子都随山势而建,大多为明清民居,古香古色,还有少数的辽、金、元时古居,多为四合院、三合院,有的还院院相通。村落修建的整体特点是老宅深院,青砖灰瓦,清水脊,蝎子尾。屋内设火炕和地炉,院子方砖墁地,院中有地窖。

  地处深山里的古村落灵岳寺村,尽管早已人去村空,但风光十分诱人,特别是村边的一担石、神人石、金虎石等几块共同的大石头,不只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风光,更为其带来了奥秘。(张名贵)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