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东吴张昭墓被发现!

    发表时间: 2024-12-22 来源:木雕

产品说明

  近来,“留念朱然墓考古开掘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六朝考古学术工作坊第六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介绍了一批六朝考古方面的学术效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区域的

  六朝初期的南京被称为“建业”,是东吴王朝的首都。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占有长江中下游区域,其皇室成员、重要军政人物身后大都葬于南京以及周边区域。据各地的方志记载,孙坚、孙策、孙权、周瑜、鲁肃等人葬于南京、庐江、镇江等地,有的至今还有墓冢。

  不过,通过考古开掘进行证明的东吴名人墓却屈指可数。1984年,安徽的考古工作者在马鞍山开掘了东吴当阳侯朱然的坟墓,墓中出土的名刺(手刺)证明了墓主的身份,这是第一座经出土文物确证身份的东吴名人墓葬;2019年,南京市考古研讨院在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南麓清理了四座东吴砖室,依据其间一座出土砖地券,承认墓主为三国东吴名将、都乡侯丁奉。

  南京市江宁区文明旅游局的专家许长生介绍了对江宁区薛家边两座东吴墓的考古开掘状况。编号为m2的东吴墓是一座前后双室的砖室墓,墓中出土金、银、铜、铁、瓷等各类文物40余件。其间一件青瓷魂瓶上有铭文“吴故使持节威南将军都乡侯沛郡薛珝凤凰三年九月十日”。据铭文可知,墓主为东吴晚期名臣、威远将军薛珝。

  薛珝在《三国志》中有记载,他曾担任东吴“将作大匠”,率军征讨交趾,在出征归来的途中病逝。沛郡薛氏是魏晋时期的名门,薛珝的父亲薛综、弟弟薛莹、侄子薛兼都是魏晋名臣。

  编号m1的另一座东吴墓葬也与薛珝有密切关系,这两座墓葬年代清晰,为研讨沛郡薛氏宗族前史、东吴丧葬准则及魏晋时期的前史供给了重要的资料。

  来自南京市考古研讨院的学者朱中秀介绍了南京孙吴张昭宗族墓的考古收成。他介绍,2022年,南京市考古研讨院在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的勘探中发现了576座墓葬,其间m171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墓坑、砖室、排水沟等组成。虽然早年遭到盗扰,但仍出土金印、金镯、铜弩机等遗物。

  m171墓中的两方金印成为解开墓主身份的要害,印文分别是“辅吴将军章”“娄侯之印”。据此,考古专家们判别m171的墓主是三国时期的东吴重臣张昭。在张昭墓邻近,还发现其他七座同时期的砖室墓,出土青瓷卣、青瓷罐、青瓷砚等一批精巧的青瓷器。这些墓葬以m171为中心,自西向东散布,并设有杂乱的排水系统,一起构成张昭宗族墓地。

  朱中秀以为,张昭墓是南京继丁奉宗族墓后发现的又一东吴重臣墓地。墓葬虽经盗扰,墓葬本体遭到部分损坏,但根本形制保存较好。关于南京六朝墓葬,尤其是孙吴时期贵族墓葬的研讨具有极端严重的价值。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记载,张昭,字子布,彭城人,早年渡江流亡,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孙策逝世前,将自己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期望他全力辅佐。张昭是孙权的重臣,对东吴政权的树立和安定发挥了十分十分重要的效果。孙权每次出征,他都会镇守后方,领幕府事。孙权署理车骑将军后,重用张昭,录用他为军师。张昭性情刚直,关于孙权敢直言劝谏,所以孙权对他又敬又畏。孙权即位后,预备建立丞相,大臣们引荐张昭,但孙权心里对张昭有所不满,先后用孙邵、顾雍二人为相。嘉禾五年(236年),张昭逝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文”。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也屡次写到了张昭。第二十九回写道,“小霸王”孙策临终前吩咐弟弟孙权“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也便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典故;赤壁大战前,曹操南侵,东吴朝廷平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张昭被描写成主降派的领袖,在“舌战群儒”一场戏中,被诸葛亮狠狠“修补”了一番。

  张昭可谓东吴朝廷的“首席文臣”,但奇怪的是,张昭墓的规划较小,好像与其显赫身份不符。专家觉得,这可能与文献中记载的,张昭逝世前要求“简葬”有关。张昭墓所在地,曩昔有一个旧地名——“娄湖”,现在看来应该源于“娄侯”张昭葬于此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

  罚没收入前11月达3.7万亿,同比增加17%,总算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马刺加时险胜老鹰:文班42+6+5+5三分 保罗取胜三分特雷杨23+16

  英特尔 Arrow Lake 处理器0x114微码更新声称可带来3-8%功能提高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年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错的世界节律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