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刑!盗墓团伙挖完古墓开网店找买家

    发表时间: 2025-01-08 来源:木雕

产品说明

  今年6月,江西抚州黎川县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利用互联网销售平台贩卖墓志铭,还声称这些墓志铭大多是来自宋代到清代年间的文物,这家可疑的网店随即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这家店铺贩卖的文物是从何而来?警方需要锁定这名店主一探究竟。不过,民警以买家的身份和店主咨询,除了得知此人名叫黄某,在江西做生意之外,其他的信息都不得而知。正当办案人员一筹莫展之时,黄某发的一则朋友圈让人眼前一亮。

  江西省黎川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李湘情介绍,这是一张生活照,我一看就感到特别地熟悉,因为我是一个黎川土生土长的人,对黎川很熟悉,这张照片就是在我们黎川一个广场上拍摄的,所以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凭借对当地环境的熟悉和了解,办案民警很快锁定了黄某在黎川县城经营的一家古玩店。

  为了探明这家店的情况,民警化装侦查进入了古玩店,他们注意到,这家店明面上摆着的都是一些现代仿品,不过一番攀谈后,店主声称,店里还有“硬货”可供买家选购。

  民警李湘情介绍,他把我们带进里屋后,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墓志铭、墓砖,还有一些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并且说这么多东西都是从宋朝到民国时期的文物。

  警方侦查发现,这些“硬货”竟然真的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墓志铭、铭文砖等文物。不过,这些文物是怎么出现在这家古玩店的呢?很快,一个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在掌握了黄某贩卖文物的犯罪证据后,警方决定先按兵不动,对经常进出这家古玩店的人员进行排查。

  民警发现,在古玩店的常客中,有一个名叫陈某的男子十分可疑,他自称“懂风水”,并和店主黄某关系密切。办案人员还注意到,与黄某接触紧密的不止陈某一人,和黄某合伙开设这家古玩店的杨某也去参加了。他们经常昼伏夜出,带着一些疑似铁锹之类的装备潜入深山,而且一进山就是几个小时,警方判断,他们很可能是去盗掘古墓。

  掌握了这个团伙的犯罪证据,今年8月26日,黎川警方对这伙涉嫌买卖文物以及盗墓的嫌疑犯进行集中收网,将黄某、杨某等9名嫌疑犯全部抓获归案,现场查获魂瓶、青花碗等文物600余件。

  这伙人长期盘踞在江西黎川县实施作案,那么他们为何长期在这一个地区活动?他们又是如何盗掘古墓葬的呢?随着嫌疑犯的落网,案件的更多细节也被展现出来。

  黎川县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东南部的赣闽两省交界处,在唐宋时期,这里就有不少居民居住,周边山区民墓较多,始建于明清时代的黎川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民警通过讯问嫌疑人了解到,他们正是因为知道黎川有这样丰富的历史,所以盯上了黎川这个地方。

  据几名嫌疑犯交代,他们一共挖掘了14个墓葬,均为宋代至清代的民间墓葬。这伙人分工协作,手段娴熟,他们进山盗掘古墓后,就通过古玩店进行销赃,甚至还开设了网店来寻找买家。

  民警介绍,盗墓的时候,他们会挑相对来说没有墓碑的或者是没有人祭奠的墓葬来开挖。假如这个墓葬有人祭奠或者是有墓碑的,他们不会开挖,因为这样非常容易被人发现并报警。

  据专家介绍,警方这次查获的600余件文物中,均属一般文物,但这些文物客观反映了从汉代到民国时期黎川当地民间的习俗、习惯,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价值。本次查获的最为精美的一件文物是青白釉魂瓶,经江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专家鉴定,源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这些陪葬文物被嫌疑犯盗掘后,会以较低的价格贩卖到全国各地。据办案人员表示,这些文物一旦流通到市场,很容易对文物造成损毁。下一步,将会同文物保护等有关部门对黎川古墓群进行相对有效保护,坚决严厉打击盗墓、贩卖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目前,陈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