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官方入口
-
坚决依托贫雇农正确地联合中农
发表时间: 2024-11-09 来源:木雕
廣東兩千多萬人口的農民運動,即將轟轟烈烈展開。要获得土地改革的澈底勝利,在領導骨幹方面,必須依托解扩大軍,向解扩大軍學習,這個眞理我們已在本月十一日社論中加以論述。在羣衆方面,則必須依托貧雇農,發動貧雇農,並正確地團結中農,這個眞理在前一時期十一縣的土改實際鬥爭中,亦已爲許多幹部所殷切體會,但還有不少幹部沒有满足認識,或许仅仅在口頭上承認,而在實際作业中沒有貫澈。這是今日廣東開展土改運動中的一個大問題。
貧雇農佔農村人口百分之六七十,但却有些土改作业隊員到了農村找不到貧雇農,不知誰是貧雇農;有些找到了貧雇農,又不知道怎样来發動,見了面差不多只要三句話:「你吃了飯沒有?你村中有沒有惡霸?敢不敢起來鬥爭?」有的一開始就向貧雇農搬弄一大堆新名詞,孤登时講解「誰養活誰」的大道理。小資產階級身世的幹部,不會與貧雇農树立階級爱情,體會他們的痛苫,因而貧雇農也就不會說出自己的眞心話。這樣就不能把貧雇農發動起來。特別在现在,當大規模的農民運動正要展開,而地主階級的反抗與破壊,已出現了許多新花樣:由造謡、威脅,到預先大举收買,組織假農會、假貧雇農小組,進行假扣押、假鬥爭,放鞭炮、送酒肉、献花献旗「歡迎」土改隊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土改作业幹部在進村之後,如不深化下去,长于把貧雇農眞正發動起來,而爲假象所利诱,就會中了敵人之計,引起作业的失敗。
我們要發動貧雇農,依托貧雇農,必須首要認識什麼是貧雇農?有的看到窮人就以爲是貧雇農,那是不對的。籠統的窮人觀點,决不是正確的階級觀點。兵痞流氓、鴉片煙鬼,雖然窮,但不耕耘;依托了他們,他們只能把土改搞壞,而决不能搞好。有些看到和尙沒有土地,以爲能够依托,也是錯誤的。和尙、道士、廟祝等人雖然纷歧定有土地,但决不能作爲領導成份來依托。至於地主的狗腿子,不能够依托,那就更不用說了。我們要發動和依托的,首要必須是勞而又苦,即终年勞動和貧苦的貧雇農。他們人數最多長年受壓迫、受剝削最重,所以他們熱愛土地,對地主仇视最深,而鬥爭性也最堅决。
然而必須指出:在未發動起來曾经,他們有許多顧慮,如怕地主報復,怕變天,看不到自己階級力气,認爲自己不識字,不會說話,因而自信心不可等等。因而,發動貧雇農是艱苦、耐性、深化細緻的作业,决不能偷工減料,不能貪圖簡便。同時,貧雇農很窮,旣沒有好住的,也沒有好吃的,乃至沒有時間開會;我們土改幹部,要挨近貧雇農,首要就要放下架子,要和貧雇農同日子,交朋友,浑然一体,深化體會他們的苦楚;這對於知識分子身世的幹部來說,自身便是革新,便对错工人階級爱情、思维意識、日子習慣的改造。假如沒有此種革新的决计與艱苦細緻的作业,要發動貧雇農,依托貧雇農,是不可能的。要發動貧雇農,依托貧雇農,必須掃除各種思维障礙,如瞧不起貧雇農,認爲貧雇農落後,幹部「包打天下」、恩賜觀點以及沒有眞心爲貧雇農服務,反而要貧雇農爲自己當勤務員等必須战胜以外,還有一個問題,即依托貧雇農,圍結中農的關係問題,要很好处理。有些認爲兩者要同時進行,或顧慮依托貧雇農,會傷害中農爱情,因而主張採取「兩路出动军队」,或「隐秘」發動貧雇農的办法,這都是不對的。經驗證明,假如貧雇中農同時發動,由於中農一般文明較高,日子條件較好,必先起來當權,結果貧雇農就不能构成領導中心,而要很好團結中農也仅仅一句空話。貧雇中農不能很好團結,就不能和農村中构成龐大的有力的反封建力气,而中農當權,到鬥爭尖銳時,必定動搖不定,土改就必定搞欠好。现在廣東農村情況,中農當權的現象已都会存在(有的是中農當權,有的却是地主通過中農當權),假如不强調發動貧雇農,依托貧雇農,並正確处理貧雇農與中農的團結問題,土改大事就會辦欠好。還有些只注意在方式上將基層組様加以改變,使貧雇農佔三分之二,中農佔三分之一,而實質上却沒有处理問題,當家話事的依然是中農。據粤中報吿鶴山許多土改鄕村,由於幹部階級觀點不明確,依托了中農,首要培養了中農,中農威信进步,但貧雇農沒有起來,在組織上雖經過了改造,有的在農協委員中只要一個中農,而實際上仍把握了權力,貧雇農當了「阿斗」。在這種村莊,缺点極大,隔田瞞產,分配不公,到處出現。這便是一個很好的敎訓。「依托貧雇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歩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准则,發展農業生產」,這原是完好的總路綫;但在貫澈這個總路綫時,必須有主有次,有先有後,有領導與被領導,假如主次、先後、領導與被領導倒置過來,路綫就不能貫澈,作业就只能辦壊而不能辦好。所以我們必須强調首要發動貧雇農,堅决依托貧雇農,在貧雇農构成了力气,构成了領導中心以後,再去侧重團結中農,幷進而團結廣大的反封建力气。這樣團結才是正確的。决不應是先放開貧雇農不去發動,首要去團結中、農;也不應是貧雇農中農一同發動。
在具體步驟上,究竟怎様才干把貧雇農發動起來呢?發動羣衆的办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依照一般規律,要注意如下幾個關鍵:
一、入村第一步,幹部必須下定决计,深化訪貧問苦,幷與貧雇農日子在一同,通過协助幹活,從談家常、談日子開始,了解是不是遭受痛苦最深,是否長年勞動,是否爲人正派,然後再進行作业,才干扎正根子。假如下鄕之後,不去訪貧問苦,不去找貧雇農,而等貧雇農來找自己,就很简单上了地主階級預先佈置的圏套。在訪貧問苦中,因状况不熟,或自己办法僵硬,也很简单碰釘子。這必須要有精力準備。某作业隊一女,開始光是僵硬地协助羣衆挑水、煮飯、下地,而不向羣衆進行啓發,羣衆說:「你有勞動力爲什麽不囘去自己種地呢?」急得那個女囘去蒙着棉被哭了一塲。但後來經過領導指出,不能因碰釘子而悲观,必須耐性作业,要逐漸了解羣衆思维,根據其覺悟程度,慢慢地进步其認識,並逐漸树立階級爱情,使羣衆敢於與我挨近,這位女照着這樣去做,局势終於打開了。但我們又不應該長久地鑽在訪貧問苦的牛角尖裡拔不出來,我們一到村子,一方面要有訪貧問苦的艱苦細緻的作風,但另一方面也必須與廣大羣衆見面,宣佈作业隊的任務,宣佈簡單的法则,理解标明作业隊的立埸,嚴格訓令地主不得破壊捣亂,沒有這一方面,長期地缩手缩脚訪貧問苦而不與廣大羣衆見面的辦法也是錯誤的。
二、在挨近羣衆中,光是协助羣衆幹活,而不善於啓發也是不可的。啓發的办法一般是從談家常引導到訴苦,以苦引苦,由一人到全家,男女一齊發動。這様有許多好處,不光男女不會相互拉腿,并且婦女佔人口一半,發動起來,效果甚大。經過個別的或一家的發動以後,就要發動貧雇農去串連貧雇農,擴大貧雇隊伍。假如只侧重訪貧問苦,不發動訴苦串連,不組織貧雇農小組,不召開貧雇農代表會議,作业就不能推開。
三、訴苦運動的開展,應由小型到大型,由小組到大會,特別要侧重在小組中訴苦,到條件老练時才組織訴苦大會。開始可由積極分子帶頭,依然是以苦引苦,由個人苦到認識整個階級的苦。在訴苦中,必須追根,找到苦源,进步覺悟,培養鬥志。訴苦是理性階段的認識,而追根則进步到理性階段的認識;即由個人的苦进步到對整個地主階級的仇视。因而,訴苦要結合階級敎育,使羣衆分淸敵我。當羣衆有了鬥志,就可及時組織鬥爭。鬥爭要經過醞釀,不能一到鄕村即組織鬥爭,但也不能把時間拖得太長,幻想在靜止中能够把羣衆覺悟彻底进步。羣衆的覺悟是必須是在鬥爭中才干进步的。全部鬥爭,應以貧雇農積極分子爲領導中心。要在組織上依托貧雇,一般應树立貧雇農小組,成爲自然村農會的領導中心;以行政村爲單位召開貧雇農代表會,建立主席團,成爲村農會的領導中心;以鄕爲單位召開貧雇農代表會,在大會建立主席團,成爲鄕農協的領導中心。這是過渡時期的組織方式,到以後羣衆發動起來,貧雇農已构成領導的力气,此種組織方式就能够變更,而能够用民主選舉農協委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