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护卫“雪山下的家”

发表时间: 2025-04-15 来源:工程案例

  海拔36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冬天八成时刻都被白雪掩盖。在玉麦山沟,却有着一片不随时节流通的颜色——位于于此的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家家户户房顶上都飘荡着艳丽的五星红旗。

  “家是玉麦,国是我国。”因为地处偏僻、条件艰苦,这儿在很长一段时刻仅有乡民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央宗一户人家,被称为“三人乡”。数十年来,桑杰曲巴一家人坚持抵边放牧,看护疆土。后来,西藏军区某边防连进驻玉麦,与藏族大众一同看护家乡、建造家乡。现在,玉麦乡人口已超越200人,五星红旗飘荡在每一户乡民的房顶、每一条巡边的路途。

  上一年9月,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连被颁发“全国民族团结前进榜样团体”称谓,玉麦军民为之欢欣。这不只是对边防连大众工作的必定,更是对玉麦军民齐心协力、共守家乡的奖励。

  元旦那天,玉麦的气候可贵的晴朗。某边防连官兵规整列队,在玉麦乡举办升旗典礼。玉麦大众身着节日盛装,一同参加典礼。

  “玉麦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下,只要咱们一家人。”现在已逾花甲的卓嘎忆起往昔,言语中充溢厚意。

  玉麦乡与隆子县城的直线公里左右。当年要前往县城,得穿过沼地布满的森林,翻过3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口,绕道近200公里。那时每年冬天大雪封山前,桑杰曲巴都要到县城备好过冬的粮食,用牦牛驮回乡里。一天,父亲桑杰曲巴从山外归来,带回了红黄两色布料。卓嘎、央宗姐妹二人以为能做新衣裳,满心欢喜。可桑杰曲巴将红布裁剪得规整方正,又从黄布上剪出五角星,一针一线缝出了一面旗号。他告知姐妹俩:“这是咱们的国旗!”

  “那是玉麦山沟升起的第一面国旗。这片土地上有了国家的标志,咱们的看护才有含义。”卓嘎说,那时候父亲有两个愿望,一是玉麦能通公路,二是部队入驻。“父亲常说,只要人在,家才干守好,土地才干守住。有了公路,人就会多起来;有了部队,才干守好家乡。”

  后来,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的一支戍边小分队进驻玉麦。那天,卓嘎、央宗身着节日盛装,手捧皎白的哈达,欢迎的到来。

  近年来,不少附近乡乡民呼应政府召唤,搬迁到玉麦。从前全乡仅有一面国旗,现在每一户乡民家的房顶都飘荡着国旗。“这些国旗都是边防连官兵和咱们一同挂的。”玉麦乡党委书记胡学民介绍,“部队巡查,护边员自动担任导游;发现状况,咱们及时向官兵反映。在玉麦乡,‘人人是卫兵、户户是哨卡,放牧是巡边、出产是执勤’。”

  2001年,玉麦乡第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通车;2019年,总路程50公里的曲玉柏油公路改建工程全面竣工,完成冬天保通。

  这儿不只人口日渐添加,还因具有云雾旋绕的山沟和壮美的边境风景,成为不少游客的目的地。

  边防连官兵看到了旅游业的潜力,鼓舞新搬迁来的乡民开办家庭旅馆。一时刻,“餐饮+住宿”形式的家庭旅馆在玉麦山沟鼓起。乡民扎西罗布和记者说,自从开起了家庭旅馆,他每年增收2万余元。

  “曩昔大众在这儿放牧守边,日子很艰苦;现在咱们来到这儿,要想方法让大众过上好日子。”边防连指导员格桑次仁说。

  玉麦乡地处河谷,每年雨雪气候约占200天,是一片连青稞都不产的纯牧区。为了方便大众吃上新鲜蔬菜,边防连官兵带领乡民建起4个1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大棚建成4个月,就产出了黄瓜、白菜等8个种类、上千公斤新鲜蔬菜,成了“党建促工业高质量展开军警地共建示范点”,对外承揽的租金还可当作团体经济资金分红,添加了大众收入。

  这些年来,在地方政府和驻军部队的支持下,玉麦乡有了派出所、卫生院、文化馆,玉麦乡小学也从头开学。边防连为玉麦乡小学建筑国防教育长廊和军事体会场,还建立“小红星助学基金”。2019年以来,边防连官兵累计赞助40余名学生。

  现在的玉麦,校园书声琅琅、卫生院设备完全。家家户户都有电话和网络,电波跨过雪海云天,让玉麦与山外的国际严密相连。在边防连官兵协助下,不少乡民开起了网店,鸡血藤、竹器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

  这个西藏最南端的小山沟,孕育了喜马拉雅山麓最振奋人心的剧变。2021年,玉麦乡中心、国务院赞誉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团体”。

  边防连新兵益西多吉传闻乡里安排“重走桑杰曲巴巡边路”主题党日活动,立刻找到指导员报名。

  “我小时候就听家里的老一辈讲进藏部队的故事,前几年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为国守边的业绩传遍全国,更坚决了我从军的主意。”益西多吉说。

  桑杰曲巴的巡边道路公里。在冬天,山路分外难行。18名新兵背着配备和干粮,与玉麦乡护边员一同蹚冰河、攀绝壁,歇息时在山洞里避风,饿了就吃糌粑,亲自体会了长辈的艰苦。

  “一路上,护边员都在给咱们介绍状况。这苍茫雪野里的一草一木,对他们来说就像家里那样了解。”益西多吉说,“来到这儿,我也要像他们相同,把这儿作为家乡来看护。”

  一同展开这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是边防连与玉麦乡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格桑次仁和记者说,玉麦乡党支部与连队党支部立异结对共建形式,传承玉麦乡军民爱国拥军、民族团结传统,经过共上一堂课、共巡边境路、同唱一首歌、同吃一锅饭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进军民团结。

  “咱们展开‘1班+1户’结对认亲活动,帮扶乡里家庭困难的乡民。”格桑次仁说,这几年,乡民收入进步,可结下的亲没有断。春节过节时,全班官兵还会到结对的乡民家中一同吃“团圆饭”,拍“全家福”。村里指定了两位军地联络员,如遇困难,能够每时每刻经过他们向部队寻求协助。

  那年,藏族白叟洛桑次仁转山祈福时突发心脏病。边防连闻讯,当即派出巡查官兵用木棍和背包绳打成担架,与时刻赛跑50多个小时,将白叟送到上级医院。

  2019年,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女兵次仁仓决因参加保证使命来到玉麦,被这儿深深招引。2020年退役后,她来到玉麦,担任玉麦乡陈列馆讲解员。“我要把‘家是玉麦,国是我国’的故事描绘给每一位游客,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据守与厚意,感触这份深重而巨大的家国情怀。”次仁仓决说。(李小彬 张照杰 李国涛)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